当前位置: 首页> 综合信息> 正文

她的人生没有错

  深秋的北京,凌晨四点半,张明慧已经醒了。窗外还是浓稠的墨色,只有远处零星几扇窗户透出微光。她没有开大灯,借着厨房操作台下方感应灯带的微弱光线,熟练地给自己冲了一杯速溶咖啡。这是她一天中为数不多的、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。杯口升起的热气,模糊了她略显疲惫的脸。

  五点钟,她必须出门,赶往城北的大型批发市场。作为一家社区小超市的采购员,这是她雷打不动的工作。电动三轮车在空旷的街道上行驶,冷风刮在脸上,她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。这份工作辛苦,收入也仅够维持她和女儿的基本生活,但时间的相对自由,对她而言至关重要——这能让她在下午三点准时出现在小学门口,接女儿放学。

  张明慧的生活,像一张用极细的笔触反复描摹的图纸,每一道线条都清晰、固定,甚至有些刻板。这种近乎严苛的规律性,是她为自己和女儿构筑的防御工事,用以对抗过往那些剧烈颠簸的岁月。

  十年前,张明慧也曾有过世俗意义上“更正确”的人生轨迹。她毕业于一所不错的大学,进入一家前景光明的科技公司,有着相恋多年的男友。按照计划,他们会在那年的国庆节结婚,然后买房、生子。然而,命运的急转弯总是不期而至。一场突如其来的家族遗传病确诊通知,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不仅击碎了她的健康蓝图,也让她看清了爱情在现实重压下的脆弱模样。男友及其家庭在短暂的挣扎后,选择了“更轻松”的道路——退出。几乎在同一时期,公司因战略调整裁员,她也在名单之列。

  “那段时间,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。”张明慧回忆起往事,语气平静,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。“每天醒来,都要重新确认一遍自己还活着,还要继续活下去这个事实。最难受的时候,不是大哭大闹,而是看着窗外的阳光,觉得一切都跟自己没关系了。”

  人生的重建是缓慢而艰难的。她搬离了原来的公寓,租住在现在这个老旧但租金便宜的小区。治病花光了大部分积蓄,她必须尽快工作。由于需要定期复查和治疗,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成了奢望。她摆过地摊,做过家政,后来在一位同样历经坎坷的远房阿姨帮助下,盘下了现在这个社区超市的一角,经营起一个小小的果蔬摊。再后来,因为为人实在、肯吃苦,她被超市老板聘为固定的采购员。

  女儿小雨的到来,是那段灰暗岁月里最意外也最珍贵的礼物。非婚生女的身份,让小雨从出生起就伴随着周遭一些异样的目光和窃窃私语。张明慧曾无数次在深夜看着女儿熟睡的面容,内心充满复杂的情绪:有无限的爱怜,也有深重的愧疚,怀疑自己当初坚持生下女儿的决定,是否太过自私,让女儿背负了本不该属于她的压力。

  “妈妈,为什么别人有爸爸,我没有?”小雨三岁那年,第一次问出这个问题。张明慧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,她蹲下来,看着女儿清澈的眼睛,用尽全身力气保持微笑:“因为妈妈有你就足够了啊。我们两个人,就是一个完整的家。我们的人生,没有错。”那是她第一次说出这句话,像是说给女儿听,更像是说给自己听的一个坚定信念。

  从此,“我们的人生没有错”成了母女二人之间的暗语和盔甲。当小雨在学校因为单亲家庭背景被调皮的孩子嘲笑时,她会想起妈妈这句话,然后挺直小小的脊梁。当张明慧因为辛苦劳作而腰酸背痛,或因病情反复而情绪低落时,女儿会用小手摸摸她的脸,稚气地说:“妈妈,我们的人生没有错,对不对?”那一刻,所有的疲惫和委屈似乎都有了归处。

  张明慧的故事,在这个拥有超过两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里,微小得如同一粒尘埃。她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,没有力挽狂澜的传奇,她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窘迫的,充满了与生存直接相关的具体烦恼:下个月的房租、女儿的补习班费用、即将到来的复查费用……然而,在她那间不足四十平米、却被收拾得整洁温馨的租赁屋里,却有着一种被仔细守护的秩序与安宁。

  她坚持每晚给女儿读故事书,尽管自己有时困得眼睛都睁不开;她会在周末用有限的食材,尝试做女儿在绘本上看到的卡通造型点心;她定期去图书馆,不仅给女儿借儿童读物,也给自己找一些心理疏导或技能提升的书籍。“日子已经这样了,抱怨没有用,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好过一点,也让孩子感受到,生活里不全是苦。”张明慧说。她的微信朋友圈,很少发内容,偶尔更新,多是女儿的画作,或者阳台上一盆新开的花。

  社区超市的老板老王对张明慧评价很高:“明慧这人,话不多,但做事特别靠谱。进货从来准时,账目清清楚楚。她不容易,但从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上,对顾客也总是和和气气的。我们这儿的老街坊,都挺照顾她生意的。”

  在宏大的社会叙事里,“成功”往往被定义为财富、地位和影响力。但像张明慧这样的人,她们对“正确”的定义,则朴素得多:靠自己的双手劳动,不偷不抢;在遭遇不幸后,没有沉沦,而是选择背负起责任,努力活下去;尽己所能,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成长环境。她们或许无法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榜样,但她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韧性、对生活不放弃的尊严感,本身就是一种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光芒。

  采访结束时,已是华灯初上。张明慧系上围裙,开始准备晚饭,女儿小雨在书桌前安静地写作业。厨房里传来切菜的笃笃声,夹杂着母女俩偶尔的低声交谈。这个小小的空间里,充满了烟火人间的寻常暖意。

  对于未来,张明慧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她只希望女儿能健康快乐地长大,希望自己的病情能够稳定。“以后的事,谁说得准呢?把今天过好,就不容易了。”她顿了顿,又说:“至少,我现在能让我女儿每天吃上热饭,有个地方安心睡觉。我觉得,这就很好了。”

  她没有说出那句“我的人生没有错”,但她的每一个动作,眉宇间的每一分坦然,都在无声地诠释着这句话的重量。在命运的波澜面前,她或许无法选择风浪的大小,但她牢牢掌着舵,让自己的小船,始终朝着有光的方向,缓慢而坚定地前行。这本身,就是一种了不起的“正确”。

上一篇
她比烟花寂寞

下一篇
妖术